急性脊髓损伤的低温治疗综述

题:急性脊髓损伤的低温治疗——综述(作者FaizAhmad等)

脊髓是大脑和躯体之间传递运动和感觉信息的主要通路。急性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指脊髓遭受外力打击后导致完全型或不完全性脊髓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仅有不到1%的患者出院时神经系统康复,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

低温治疗在SCI后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热点。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神经外科FaizAhmad等回顾有关SCI患者应用低温治疗的相关实验室和临床数据并进行综述。

低温治疗SCI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在组织学、生化、和病理生理方面对SCI患者均产生保护性作用,还可降低组织代谢和能量需求,减少氧化应激和组织出血以及坏死。

◆早在年Selker报告局部脊髓降温应用于急性SCI或慢性痉挛状态的患者,治疗组包括4例患者,并均在伤后3h内进行手术,只有1例患者在治疗后损伤平面下降了2个节段。

◆Demian等也是在年,对3例四肢瘫痪患者的脊髓局部应用冰盐水降温,其中2例患者持续3h,低颈髓段功能得到部分改善,另1例患者持续1.5h,下肢运动功能有部分恢复。

◆Tatol在年,对4例患者试验低温治疗,其神经功能有部分改进。

◆Meacham和McPherson在描述14例急性SCI患者接受局部低温治疗,一半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但只有3例患者恢复到能够在别人帮助下行走的水平。

◆Bricolo等在年,选择完全脊髓损伤患者11例,除局部低温治疗外,所有患者均接受减压手术及糖皮质激素、抗纤溶和利血平治疗,其中6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年,Fehlings和Baptiste回顾了一个前瞻性随机研究,旨在评价急性SCI各种药物治疗的疗效,虽然没有回顾低温治疗,但把它列为一个有潜在治疗价值的措施。

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于年11月声明“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推荐或反对在急性SCI患者中应用局部或全身的低温治疗。”

在作者所在医疗中心选择了14例AIS和急性SCI患者,均接受包括手术减压在内的标准治疗和全身低温治疗,结果提示温度控制在33℃持续不超过48h是非常有效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中度低温治疗是安全和相对容易管理的,且并发症的发生并未增加。随访1年发现6例(42.8%)患者AIS*提高了一个等级,其中,3例改善为B级,2例改善为C级,1例改善为D级。并发症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类似。而凝血障碍、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未发现。这项研究是第一个证实急性SCI低温治疗安全性的前瞻性研究。它证明在急性SCI采取血管内低温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目前为止,没有多中心试验证明低体温对SCI患者的有效性。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神经外科学系与神经系统应急处理实验小组协作,正在进行一个随机临床试验,将为解决这个重要问题提供证据。该研究为17个试验中心参与的一个随机临床试验,共招募了例患者,旨为低温在急性SCI治疗提供更明确的证据。

近来多篇文献证实低温治疗对SCI有保护性作用;虽然早期临床研究多重视局部降温并且结论也不尽相同,但近期对于全身低温治疗的研究均显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血管内降温是诱导低温治疗的安全可靠的方法,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汪炀张莉萍报道)

*ASIA残损分级(AIS)

根据国际脊髓损伤自主神经功能评定标准(ISNCSCI),该标准描述了脊髓损伤的查体方法及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残损分级。

A=完全损伤。鞍区S4-S5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保留。

B=不完全感觉损伤。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鞍区S4-S5无运动但有感觉功能保留,且身体任何一侧平面以下无三个节段以上的运动功能保留。

C=不完全运动损伤。 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单个神经损伤平面以下超过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0-2级)。

D=不完全运动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NLI以下至少有一半以上(一半或更多)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使用ISNCSCI检查所有节段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正常,且患者既往有神经功能障碍,则分级为E。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白斑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rrm.com/zlyz/200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