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就废了?NO!驾车、开画展、做
5月7日,7医院温江院区的4楼,他们坐在轮椅上,鱼贯滑入会议室,参加由医院“康复医学中心脊髓损伤康复综合病房“举行的公益讲座,等待他们的,是在康复医学中心医治的10多位病友和他们的家人。
脊髓损伤是较为严重和复杂的外伤。受伤的缘由很多,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特别多。在脊柱遭到损伤后,治疗和康复不当,可能造成毕生残废或危及生命。
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何红晨在这个名为“创造自我,开辟未来“脊髓损伤职业康复公益分享会上,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何红晨用非常妥贴人心的腔调,论述了自己对职业康复的看法,“功能的消退或丧失,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事情,几近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必须接受这样的消退。我常常在住院治疗的病友身上,看到坚韧和顽强,看到你们对生命和健康的尊重。创造自我这四个字,也是医院的康复医学中心的医生的心声。病人的新生,也是对医生的鼓励。”
成长不烦恼
张亦玲在公益分享会上
最早和病友们分享的,是个萌妹子。张亦玲在13岁就受了伤,“花样少年就座上轮椅,这是个悲伤的消息。但实际上,在懵懂的年纪受伤,我反倒更轻松,不知愁滋味,只觉得自己会比较特别。
把自己看作一个特别的人,而不是一个奇怪的人。
坐在轮椅上的张亦玲,给自己买了很好看的鞋子,如今在一家公司做客服工作,“除不能在办公室穿高跟鞋,我觉得我自己的工作能力一点也不比同事逊色,乃至更好。”
警官不退役
丁明甫医生和王祥在现场
警官王祥出场时的气场,仍有刑警的样子。
王祥在一次追捕行动中受了重伤,“在5年的康复医治后,我又重新回到警察岗位。虽然不能外出行动了,但克服过脊髓损伤的警察,我就是个顽强的人民警察。”
据悉,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具有世界领先的“职业能力康复评定系统”,由这个系统评定出的结论,可以作为脊髓损伤病人重返职场的可靠参考,让用人单位不再担心残疾人求职者的工作能力。
轮椅秀画作
美院老师郑驰,在康复以后,又回到了学校,和著名画家周春芽一起,出现在学校的教室里,在国外的画展上,“我是学油画的。对我来讲,在华西医院坚强而科学地度过康复阶段以后,重返事业只有一个问题:我需要更多方便抵达的地方。我一个人坐飞机,一个人去旅行,都没有问题。有一个遗憾,我没办法上油画课了,由于油画系的教室在4楼,没有电梯哈哈哈。”
刚从美国交换归来的脊髓损伤康复综合病房主任丁明甫说,“现在,很多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都有了残疾人通道和设施,但我们需要更多。我相信,当更多的轮椅出现在公共场合,全部社会就会更好的重视和关心轮椅人群的需要。”
5月7日的这次讲座,是医院的康复医学中心脊髓损伤康复综合病房在今年发起的第一次公益讲座。
丁主任在交换结束后谈到,这样的交换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多正在医治的病人都展现出比平时更放松、更积极的状态,“在康复阶段,病人脸上的表情,是怀疑,是担心,是忧愁,还是被动,都是在和医生互动,在今天的互动环节,我看到了很多和平时不一样的表情,是人们有了新目标时,脸上才会流露出的向往之情。”
[摘自:中国好医生-医疗资讯-头条]
治疗白癜风那最好女人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