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马**,男,26岁,家庭住址:河南省镇平县老庄镇。3月前患者不慎从5米高处坠落,头部着地,伤后出现颈部疼痛、活动受限,遂就诊于北京市医院,以“脊柱骨折(颈5-6)、颈髓损伤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笼植骨融合术内固定”住院治疗,术后卧床,四肢瘫;患者有肺部感染,气管插管,长期卧床(3个月),体质下降,心肺功能下降,特别是患者有比较严重的体位性体位性低血压。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hypotention简称OH)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它是妨碍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纠正体位性低血压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一系列的康复训练。为了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使我们的康复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特制定了以下的方案。
1.电动起立床。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每日抬高床头,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的适应,但由于患者双下肢仍置于床头,相当一部分血流仍滞留于腹部以下部位,由坐到站时,血流涌向扩张的下肢静脉血管床,易再次出现低血压及脑缺血症状。使用点动直立床时,患者躺在倾斜台上呈一直线,患者的耐受程度,在患者刚好出现症状的临界度上调整,日趋接近直立姿势,从而克服体位性低血压。
康复训练的第一天把电动起立床调至20度。↓
经过半个月的康复训练调至40度↓
至截稿时已升到了60度。
2.气压压力波治疗,把它绑在患者的下肢,的由于大部分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缺少下肢骨骼肌和静脉瓣膜对静脉血流起到的“泵”的作用,空气压力波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
3.坐位平衡训练
4.排痰训练
首先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包括手法协助咳嗽、气雾剂吸入方法,然后配合采用扣击、振动或摇法等手法技巧进行体位引流,同时巧妙利用机械深部排痰仪。
5.等速肌力训练
6.心理康复。脊髓损伤患者发病后,往往有显著的焦虑和恐惧感。护士和康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医学常识教育,使其理解和认知疾病发病特点,心理支持,关心病人。
脊髓损伤患者都有重新站起来的迫切要求,尽早的站立不仅能够起到很大的支持效果,而且站立是预防肺炎、压疮、尿路、骨质疏松、深静脉血栓、心理障碍、感染等等并发症,维持脊柱、骨盆及下肢的压力负荷,防止骨脱钙的有效手段。对脊髓损伤的患者的远期康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贵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