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2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王铭俊通讯员姚家琦)朱唇、远山眉、山峰发髻、青绿长裙……央视虎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青绿”一出场便被刷屏,不少网友开始模仿青绿腰。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师郭春光提醒,“青绿腰”有专业门槛,未经训练,擅自模仿存在很大风险。
下腰这个大家熟知的动作,更让不少孩子受到了严重伤害。郭春光介绍,一名6岁女孩练习跆拳道空翻动作后出现腿麻,当时还能走路,约1小时后便双下肢无力,不能活动,并逐步出现肚脐以下没有感觉,大小便不能控制,最后诊断完全性脊髓损伤截瘫。一名8岁7个月大的男孩在武校练习武术时下腰摔倒,当时就感到骶尾部疼痛,伤后1小时逐渐出现双下肢大腿中段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小便障碍,后确诊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截瘫。
“这些孩子因为下腰,脊髓都不同程度受到损伤。”郭春光介绍,脊髓是大脑与身体相联系的通道,身体各处感受到的冷热疼痛,都是通过脊髓传递到大脑的。大脑发出的指令,也是通过脊髓神经发射到身体各个部位,支配身体四肢的感觉、运动,控制大小便功能。
“下腰动作显然超出儿童脊柱正常活动范围的生理限度。”郭春光提到,下腰动作损伤高发的年龄多在3岁半到8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骨骼、肌肉和关节都未长成熟,特别是骨骼内水分较多,本身就容易弯曲。而脊髓两端相对固定,弹性小。做下腰动作时,脊柱过度伸展,脊髓像绳子一样被拽断,不仅会引起脊髓的血管损伤,更因为幼童的椎间盘尚存血管,还会导致黏液状的纤维软骨栓子进入脊髓血管引起脊髓缺血。
下腰后脊髓损伤如何防治?郭春光开出“处方”:
①避免强制下腰动作,专业科学练习下腰;
②下腰动作后出现突发腰部疼痛、下肢无力、下肢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排尿排便障碍,最好平躺,进行脊柱固定,注意躯干整体搬动,避免二次伤害发生,拨医院就诊;
③当孩子生命体征和病情基本平衡、脊柱稳定即可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辅具、心理治疗等综合康复措施,并需注意及时处理并发症;
④对孩子进行情绪安抚及心理疏导。
[责编:王铭俊]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