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中前行——探访随州城区打击黑摩的
本报宁然通讯员晓涛
2003年以来,打击黑摩的成为市城运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洁美随州工作启动后,市城运处将打击黑摩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截至目前,已成功查处黑摩的668辆。但是,在采访中得知,坚持8年的打击黑摩的工作并非易事,一直在艰苦中前行。
方便快捷也便宜
尽人皆知,黑摩的是指是没有正常牌照载客的摩托车。在银泰购物中心门前看到,5辆摩托车安然地停放在麦当劳门口。只见一名妙龄女子向摩的招了1下手,一辆摩的迅速启动带着女子穿梭在人流、车流混杂的解放路,一路“追风逐电”。顺势也叫了一辆摩的,刚坐上心里就胆战心惊。骑摩托车的师傅姓肖,他说,他是城郊的居民,看到同村的都出来跑生意,自己也就出来了,生意好时一个月可以赚上3000多元。他给算了笔账:依照每千米收费2元,扣除油费和车损大约0.5元,摩的每千米的利润在1.5元左右。一部摩的每天只要行驶70千米,司机就能赚取105元左右,每一个月就有3000元的收入。“难道就不怕被逮着吗?”“放心!我们在中途就交易了,即便遇到有‘情况’,我就说你是我亲戚,他们也没办法。”看得出,“摩的”司机对所谓的“突发情况”已想好了应对的“妙招”。随机访问了20多位市民,有近七成的市民坐过黑摩的,主要是由于的士难打,摩的方便、快捷,价格也比较便宜。
取证难,时有暴力抗法
调查发现,黑摩的是城市的顽症,始终与城运处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城运处严,他们就潜藏;城运处松,他们便横行霸道,不但占据汽车道路,连人行通道也霸占着。据不完全统计,城运处每一年打击黑摩的有1000多辆。黑摩的也“摸清”了城运部门的“套路”,只要不是现场捉住交易环节,城运部门很难作出处罚。市城运处副主任李健表示,大多数黑摩的在起步或中途已进行了交易,也有很多乘客同情车主,以亲戚的身份为其开脱,导致稽查人员很难获得证据。不仅如此,今年城区黑摩的的暴力抗法也层见叠出,仅8月份就出现5起暴力抗法事件。8月19日上午9时,黑车车主代某、杜某在车辆被查扣后鸠集在一起,尾随城运执法车辆,在水西门附近将正在行驶的执法车辆逼停。几人强行钻进执法车底数小时,并煽动其他摩的车主用尖刀将到现场协助处理的多辆执法车轮胎扎破。直至下午6时,有白癜风原因关部门依法对几位闹事车主给予行政拘留天的处罚。李健介绍,截至目前,黑车车主暴力抗法、阻碍执法的事件多达45起,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多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面对车主的无理取闹,城运执法人员倍感无奈,为了不造成负面影响,多是将车辆放行。而这些车主反以此为荣在同行中夸耀,其他被查扣的车主纷纭效仿,进一步增加了城运打黑工作难度。
经费不足,处罚弥补
取证难是一大缘由,而工作经费不足也导致打黑困难重重。据了解,每一年财政部门给予城运处定额补助33万元,但这笔费用远不足部门全年的各项开支。“经费不足,只能另想它法。”市城运处主任代大林表示。因此,对被查扣车辆的处罚就成为经费的一项来源,弥补不足。根据《湖北省道路运输条例》、《湖北省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规定,对从事非法营运的车辆最高可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但我市城运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黑面的”的处罚一般在5000元,“黑摩的”的处罚一般在1000至3000元。在访问中发现,黑摩的的处罚远没有这么高。肖师傅表示,一辆黑摩的一次处罚也就是几百元,一个星期就可以赚回来。正由于如此,一些黑摩的被查扣以后,交点钱照旧出来跑生意,故而构成了“捉放曹”循环模式,摩托车主们也就不怕了。
部门联动乃良方
由于“黑摩的”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治理起来确有很大难度。代大林表示,除我们城运部门外,还需要交警、城管、城运等部门的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相互配合与支持。据了解,武汉、宜昌等地采取由交警部门牵头扣罚,城运部门处理,很好地治理了黑的现象。同时,还应加大对黑摩的源头治理。“黑车”经营者多为无业人员,有的还是残疾人、退伍军人,相干部门应积极解决其就业及生活上的困难,并进行引导,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有的市民也建议,应当加大公共交通的投放力度,可适当延长公交停班时间,解决市民出行问题。“大家出门就可以坐到公交车、打到的士,谁还要去坐危险的摩托车”,市民张女士说。市城运处也提示广大市民,黑摩的大多数是没有保险、没有牌照,乘坐没有安全保障,一旦出现事故,受害的还是自己,应自觉谢绝乘坐以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黑摩的”非法营运现象,保护良好的交通秩序和环境秩序,为自己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