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和评定四

第四部分脊髓损伤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如何长期护理脊髓损伤患者?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如何使他们重返社会?是SCI恢复期康复的主要问题。恢复期SCI病人逐渐坐起、离床和做轻微的活动,通过积极的肌力及耐力训练,持续以前所学的运动方式,每天运动。一肌力训练:肌力训练的目标要使肌力达到3级以上,恢复其实用功能,肌力的训练:强调抗阻力式的运动,尤其是上臂及躯干的肌力,甚至要训练的比普通人发达,以利于日后持拐杖行走训练。二肌肉牵张训练:随着病程进展,痉挛渐增,如果缺少关节活动,易造成关节挛缩。关节的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至少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肌肉牵拉训练是SCI治疗过程中必须始终进行的项目。三坐位训练:包括坐位平衡、坐位下支撑身体等训练。要注意姿势性低血压,脊髓损伤者经一段时间卧床后开始坐起或站起来,会有低血压的现象,伴有心跳加快,脸色发白,有时需要经过倾斜台训练来逐渐适应直立姿势。四转移训练:坐位下身体转移、体位变换等动作是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转移训练分帮助转移和独立转移两种,前者可由两人或一人帮助,后者则是训练的目标,包括水平转移、垂直转移等。五站立及步态训练:从平卧位到直立位需要逐步适应,站立的时间一般从半小时到2小时不等。早期用站立床的优点很多,如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防止下肢关节的挛缩,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刺激内脏功能改善大小便功能,防止泌尿系和呼吸系统感染等。胸腰椎骨折截瘫T4以下病人有条件恢复实用性步行,步态训练首先要掌握平行杠内的步行技巧,随后根据患者情况,可进行持拐杖步行训练。六轮椅训练:轮椅是终生代步工具,是SCI病人回归社会的必须掌握的技术。上肢力量及耐力是使用轮椅的良好前提,技术上包括前后轮操纵、左右转向、进退操纵、前轮跷起驱动以及旋转练习,上下楼梯训练等。七作业疗法:旨在改善和加强残存功能,使患者最大限度地获得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转移训练、轮椅训练、手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辅助具应用、功能性训练、职业康复训练等。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作业治疗,获得最理想的独立性和功能性。八心理治疗:脊髓损伤后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如家庭和患者对残疾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患者易抑郁甚至自杀、婚姻问题、生活问题等。因此,我们康复工作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心理咨询时,应针对患者及家庭的状况和社会环境,采取合理有效的康复策略,帮助患者调适心理等。未完待续下期内容:脊髓损伤康复目标九字诀:坐起来、离开床、学行走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大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wrrm.com/zlfa/200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